一场场理论宣讲入脑入心、一次次志愿服务饱含温暖、一项项实践举措惠民得力……如今,在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春风,温暖人心,传播文明,吹拂着城乡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文明画卷油然而生。可喜变化的背后是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及作用发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记者多次来到志丹县采访发现,从城市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从线上到线下,到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把爱与善、光与热,传递给每个需要帮助的人,用真情和实干为文明志丹贡献力量。
文明新风“吹”起来
“老少爷们都来做体检,长知识啦!”“没想到来赶个集还附送这么多服务!”8月13日一大早,志丹县顺宁镇街道上就传开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的事。就在不远处,顺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义诊、防溺水宣传、反邪教宣传、环境生态日、新时代夜?!魇交疃缁鹑巛笨?。
由顺宁卫生院推出的义诊、服务咨询、政策宣传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前来咨询、看病的人员是一波接着又一波,一个个志愿服务者忙得不亦乐乎?!敖裉烨袄纯床〉娜褐谒淙缓芏啵颐敲τ兴?。能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众做点事,这也是我们的心愿。”能为需要的群众做点事,这是所有志愿者的心愿。
家住顺宁街的王义强老人,今年已70有余,前两年因患胃癌在延安做了手术。术后,为使身体状况更好地得到恢复,医生要求他要不定时进行化疗。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长期的化疗,虽然身体得到了恢复,但化疗时的那份“遭罪劲”实在让他难以承受,就中断了化疗。
在义诊现场,王义强详细向志愿者大夫询问了有关他病情方面的事情,在得到大夫对他身体健康状况的肯定后,王义强很是感动:“过去每次化疗,不是去延安就要到县城医院,很是不方便。这不,今天在家门口就可以对身体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和了解,太感谢这些大夫了?!?/p>
和王义强一样,许多群众都围着大夫“发烧了该怎么办”“咳嗽了应该吃什么药”“吃药后有什么忌口没”等等一些疑问,都得到了大夫们的一一回答。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群众的需要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在哪里。6月份以来,顺宁镇社区、环保所、综治中心、水利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五部门联动,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让志愿服务暖到人们心坎里,带动文明创建、文明实践向深度、广度发展。
阵地建设“活”起来
“弟弟,这是你需要的证明材料,请再确认一下?!?月18日一大早,家住县城城北社区的居民李兴伟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给他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
和李兴伟一样,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变化最大的感受是“办事快捷、服务贴心、随叫随到”,大家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这些直观的感受和变化体现在社区的阵地建设上。记者看到,社区大门内左侧是便民服务区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台,居民来到社区即可咨询、办理业务;再往里走就是接待区域,这里配置了沙发、圆桌套椅、书架,方便居民看书休息、交流学习。
关爱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餐桌、政策宣传……整个阵地文明宣传氛围浓厚,各类政策、制度上墙,红色教育醒目耀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吧缜肪嘲簿参屡?、工作人员贴心温和,来社区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李兴伟笑呵呵地说道。
“在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的推动下,我们对阵地进行了‘亲民化’改造,同时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一步丰富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工作人员介绍,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迸发活力,社区号召广大居民组织成立了政策宣讲、理论宣讲、邻里互助、文化文艺、移风易俗5支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党的政策、科学理论、文化活动、移风易俗等4大类活动。
据了解,志丹县文明实践中心采取“宣讲+讲述+诵读+文艺+问答”的形式,推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民网络诵读”“我把二十大讲给你听”“我来问 你来答”“和风习语润民心”等线上栏目,制作新思想知识问答视频35期、讲述《习近平扶贫故事》《习近平足?!贰断敖阶呓傩占摇返仁榧惺章嫉墓适?,通过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进行推送,累计播放量达223.8万次??埂跋缬锵缪源成?文明实践进基层”线下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结合“百姓小喇叭”“新时代夜?!薄芭┟窦彝セ帷蔽拿魇导钅浚岢帧熬幼》稚⒗炔?、居住集中夜校讲、化整为零家庭学”,深入企业、农村、机关、军营、校园、社区等基层一线,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全国两会精神等宣传宣讲1400余场次,宣讲达到全方位立体覆盖,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大群众更加牢固听党话、更加深情感党恩、更加坚定跟党走。
自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志丹县建成“县中心、镇(办)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三级组织架构。设立6大服务平台,打造515个实践点,招募1.7万余名志愿者,组建507支志愿服务队伍,挂牌成立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志丹基地。出台《志丹县志愿服务礼遇办法》,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和目标责任考核,推动了文明实践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志愿服务“多”起来
近年来,志丹县积极深化拓展志愿服务工作,从城镇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推出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据了解,在今年3月份学雷锋活动月期间,为了让践行“学习雷锋好榜样”在红都大地蔚然成风,志丹县推出了“红都春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灵皇地台社区率先垂范,积极响应活动的号召,推出了“爱心义剪”志愿服务项目,组织社区里的理发店专业理发师免费为社区老人理发。这一“爱心义剪”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交口称赞。
灵皇地台社区居民祁润泽说:“各个理发店里的专业理发师,对我们进行了免费理发,还组织我们参加了讲雷锋故事活动,我们也听得非常认真,重温了雷锋的故事,我们要把雷锋故事讲给年轻人、讲给下一代,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同样,在志丹县的各个中小学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都春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志丹县红都红军小学的校园里,伴随着郎朗的读书声,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述雷锋故事、诵读雷锋诗词活动拉开了序幕,志愿者和孩子们轮番登台,他们慷慨激昂的讲述和朗诵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孩子们通过聆听雷锋故事、寻找雷锋书籍等活动,切身体会新时期雷锋精神的精髓。
志丹红都红军小学学生任玺如告诉记者:“雷锋叔叔是一位爱做好事、爱帮助别人的解放军叔叔,学习雷锋精神并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贵在坚持。我要将雷锋精神落实在学习和生活之中?!?/p>
志丹县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机制体制,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社会组织等更多力量参与到城市发展治理当中,推进志愿服务与社会创新和谐共舞。微公益、红色故事会、文明大篷车、巾帼文明岗、巡回法庭和一村一警司法为民服务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成了塑造城市之魂最有力的举措,也让全县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阵地建设“活”起来,理论宣讲“新”起来,志愿服务“多”起来,文明新风“吹”起来。近年来,志丹县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活动开展为抓手、以志愿服务和群众参与为关键,有效凝聚社会力量,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使文明之花在红都大地??なⅰ#ㄑ影踩毡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