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一大早,常建立像往常一样,揣上笔记本,带上网格员,沿着田间小路来到村民家,面对面聊情况、拉家常。
说起常建立,黄龙县三岔镇四条梁村的村民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有事找老?!鄙踔烈丫晌蠹业目谕缝?。已经担任39年村干部的常建立,在村里有一间不起眼却温情十足的小屋——“老常说事室”,这里不比法庭的肃穆,却为当地乡亲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心结”。
三岔镇组织委员袁晗介绍道,“老常说事室”是根据常建立近40年的农村工作经验与新时期人民群众之间矛盾纠纷化解需求相结合而形成的调解阵地,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不同于传统的调解方式,“老常说事室”更注重倾听与沟通,鼓励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表达诉求,通过平等对话寻找共识。
“常支书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为了我们两家的事来回跑腿调和,现在事情终于解决了,真的非常感谢他!”近日,四条梁村村民张成在感激地说道。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前段时间,张成在和雷朋兴因土地界限不清而长期争执不休,老常得知双方情况后,对两家进行大量走访调查,耐心调解、细心劝导,最终,双方同意请村内知情老人进行现场测量,明确了土地界限,这才让双方握手言和,重拾了往日的邻里情谊。
“乡亲们有矛盾都找我,那我也不能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只要每次能化解双方的矛盾,苦点累点也值得?!背=⑺?。
如今,“老常说事室”已经成为当地社会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阵地不大,人手不多,却传递着社会治理的温度。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奔尤氲鹘庹笥?,让当地真正实现了矛盾不过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近年来,三岔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宗旨,持续放大‘枫桥经验’示范效应,除‘老常说事室’基层调解外,还在梁家山村成立了‘民生议事厅’,将党建业务、交流分享、民生议事、基层治理等各种功能充分融合,让惠民政策落地有速度、群众急难愁盼解决有办法、基层治理效果有提升。”黄龙县三岔镇人大主席梁海瑞说。(延安学习平台)